台灣光復初期,新生戲院與羅東座,係羅東兩家最具歷史的戲院,可放映電影,也可放歌仔戲和時代劇。原稱日產戲院(大和劇場),於日昭和十二年(1937)建立,後由國民黨取得產權,民國五O年代,電影觀眾,被電視搶走之後,曾經風光三十年的新生戲院逐漸沒落,至民國七O年代停業,就未再有新的改革出現。地點在和平路一六O巷與安平路之間。
清代羅東街貨物的出入,大多靠開羅巷口船仔頭。直到羅東火車站興建(位於十八埒的田中央),於日大正八年(1919)先與宜蘭通車。至日大正十三年(1924)草嶺隧道通車,貨物可由台北或基隆直通羅東。陳純精街長組織貨物運送會社(公司),並出任董事長,貨物由火車運送,既快又便宜,利澤簡到羅東的小船貨運全停。至日昭和十九年(1944)陳街長逝世後,運送店股份,由大股東賴慶從購得。羅東木材和貨物的出入,尚有二、三十年的黃金時代。運送店址,係今公正路四路,位於火車站前。自從民國五O年代,北宜公路汽車貨運興起,貨物可直接送收貨者。民國七O年代以後,汽車貨運取代火車貨運,民國八O年代以後火車一般貨物停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