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月眉
清代為月眉莊,在今新群里南邊靠近南門港,其圳路似月眉,故稱月眉圳。據當地者老林文津說:開臺祖先原開拓叭哩沙(三星)的月眉,後遷來此地,有人要找月眉林某,為其名為月眉之由來。月眉圳發源於紅瓦厝仔西邊之水泳場,貫穿羅東市區、公園、阿束社、十八埒、月眉、水尾排入打那岸圳,目前是新群里的住宅區。 |
|
鹽館底
月眉的姓林仔底,即是前日治時代羅東副街長林天保,及其孫羅東鎮第二屆民選鎮長林登庸之故居,其地點在十六份羅莊街一號對岸竹圍內。清代在此地設有運鹽小碼頭,叫「舢舨頭」,做儲存鹽的倉庫,俗稱「鹽館底」。至日治時代,鹽仍舊專賣,日人將鹽館移至開羅巷口的船仔頭,繼續經營分批銷售。 |
|
番仔溝
在新群里中山東路,打那岸圳五號橋南,清代原是噶瑪蘭打那岸社址。在月眉路(圳)社區托兒所之南,有番社巷。南門港與武淵村兩岸,原是「南搭吝社」亦稱「瑪魯?」的舊址,在打那岸與月眉圳之間,是一片大田野,中間有一條平埔社的中界溝,叫做「番仔溝」,今闢為東西十三路了。 |
|
番社巷
位在新群月眉路南邊,第四鄰的國民住宅區一帶,武淵之西七百公尺處,托兒所附近,當地人叫「月眉番社」、「番社巷」。其實月眉番社是後人取名,原來是南搭吝社(即馬魯?社),地跨南門港雨岸,原屬群英村(後移給武淵村)附近有萬應公廟,今建一橋相通。 |
|
打那岸
是清代噶瑪蘭族的三十六社之一,舊屬羅東堡,地點在新群里中山東路,打那岸圳四號橋附近,為其舊社,鄰近鼎橄社。打那岸今當地人叫哆囉岸,溪北也有打那岸(在礁溪),其原住民多移三星破布烏及花蓮東海岸。相傳以前打那岸人,曾將死人懸掛打那岸溪邊,任其潰爛之風俗,路人不敢經其處。一般噶瑪蘭人則流行豎葬,給死者盤坐坑中,以土掩埋加平未做墓龜。 |
|